中国基础数学教育展望论坛举行
发布人: 贾挚   发布时间: 2017-11-02   浏览次数: 57

         为了深刻审视中国基础数学教育近年来发展变化,促进中国基础数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10月27日,由我校数学系和上海市核心数学与实践重点实验室举办的“中国基础数学教育展望”论坛在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举行。上海市西中学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董君武,上海中学校长、上海市核心数学与实践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冯志刚,福州一中校长、福建省数学特级教师李迅,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数学系教授王建磐,上海市核心数学与实践重点实验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熊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张春莉等出席论坛。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数学教学》主编鲍建生主持。

中国基础数学教育展望论坛举行


       论坛伊始,鲍建生介绍了论坛背景,并带来了数学教育家张奠宙老先生发来的视频致辞。张先生深情提出,希望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数学教育学派,用理论联系实践,而不是用理论批判实践。

  在之后的论坛上,嘉宾畅聊“五个一”,即“你对数学或数学教学的一个感悟”“在师大期间最让你难忘的一件事”“你最喜欢的一本著作”“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本文学著作”“你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在畅谈“五个一”阶段,有的专家提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射雕英雄传》等名家小说,有的则回忆了在师大读书的美好岁月。

  随后,论坛进入主题讨论活动,围绕“教学课程改革”“基础与创新”“数学的资优教育”和“名校与名师”等主题展开。

  关于教学课程改革,王建磐指出,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对中小学学生的影响中,理性思维、准确表达是最重要的。当被问及“你希望学生从数学中学到什么?”董君武认为,数学知识固然重要,但在一定条件下,做成什么样的事情、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方法会用的更多。熊斌指出,学到数学思想方法,会一辈子受用。张春莉指出,数学学习的三个层次,从数学是工具到数学创新,再到理性精神。到了第三个层次,就可以说是中国自信。在李迅看来,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是好玩的,在计算、应用和灵感中学好数学。冯志刚指出,数学的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知识是局部的,大于的部分就是思想方法。

  关于基础与创新。张春莉指出,在基础知识方面,中国是有优势的。创新有很多影响因素,中国人将来肯定能做得更好。李迅强调,正如张奠宙先生所言:“双基是中国的一个特色文化,记忆通向理解、速度赢得效率、严谨形成理性、重复依靠变式。”因此,不要把传统的重视双基丢掉。王建磐认为,中国强调双基是正确的。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与数学的坚实基础密不可分。从双基、四基,到六个核心素养,并没有否认双基而是发展了双基。熊斌指出,适量做题相当重要。不过,不同的人,量可以不一样。董君武也认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基础需要。没有基础就没有创新。因此,需要在基础的前提下,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关于数学资优教育,熊斌首先以“数学资优生:‘价值’、‘内涵’、‘选拔’与‘培养’”为主题,通过展示当前学界观点,希望引起大家的共同关注。熊斌认为,当前资优生的教育应该引起全体数学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要从制度保障、课程建设、师资培养以及因材施教等多个方面进行建设。冯志刚回顾了自己带学生参加比赛经历了“领着跑、陪着跑和看着跑”的过程,特别强调资优生的培养应克服功利性。王建磐认为,资优生教育的目的是让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因此,要以政策、法规、制度去保障资优生的发展。董君武提出两个值得反思的倾向:一方面是资优生的培养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全民奥数、全面奥数和全员奥数。

  关于名校与名师。王建磐提出,要做数学名师,数学要很好;要有宽广的知识面;要了解学生,了解课程,掌握教学的基本技能;要有很好的人格魅力,能成为学生最亲密的朋友。董君武指出,名校的合格教师,要具备三个方面:理念正、功底厚、肯用功。而对于名校的名师,追求的目标更高: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民主的精神、包容的心态、专业的能力、创新的意识。熊斌认为,名师要具备数学素养和爱学生两点。对于名校,尤其对于中小学来讲,校长很重要。李迅认为,学数学要有文学与艺术的素养兼备。冯志刚指出,名校有其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具备国际视野很重要。他希望自己的学生中,有能做出对人类有贡献的事情。张春莉则坚信,随着中国大国崛起以后,数学会越来越好。